金秋九月,我和同事们一起走进了敬仰已久的革命圣地大别山,尽管从教科书和一些文学作品中,我也断续知道一些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历史,但当我真正走进这片红色的土地,系统全面地了解那些风起云涌、波澜壮阔的革命故事,我还是被深深地震撼了,28年“红旗不倒”的背后,包含了多少老区人民的付出和牺牲,同时也彰显了他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。
自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点燃了大别山的星星之火,先后从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走出了红四方面军、红二十五军、红二十八军、新四军第四支队、新四军第五师、大别山游击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,在革命斗争的各个时期,这片红色根据地都为中国革命作出了不朽的贡献。不管形势多么严峻,大别山的革命火焰从未熄灭,这里的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代代相传,从这里走出了340多位开国将军,成就了全国近一半的“将军县”,也缔造了“坚守信念、胸怀全局、团结一心、勇当前锋”的大别山精神。这里有多次担当敢死队队长,“活着尽忠,死后尽孝”的许世友将军,有一家多人被残害的吴焕先烈士,有66口惨被灭门的徐海东将军,更有千千万万没有留下姓名的普通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。
1927年底到1928年初的两个月时间里,当地的反对派和清乡团勾结敌军在新县箭厂河乡一块不足30平方米的稻田里杀害了300多名革命烈士,献血染红了整块稻田,当地群众崇敬地称之为“红田”。程怀天烈士时任苏维埃政府经济股长,被捕后,在数九寒天,敌人将其衣服剥光,施以严刑,威逼他交出我党组织的活动经费,遭到严词拒绝,在临行前高呼“共产党万岁”,敌人竟将其捆绑在一棵大树上,砍去他的双手和双脚,凌迟处死,壮烈牺牲;肖国清13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,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,在一次突围战斗中,为掩护群众撤离,不幸落入清乡团手中,面对威逼利诱,她要么冷笑,要么只有三个字“不知道”,敌人将她的头发一缕一缕拔下,用竹签一根根的钉入她的手指,昏死后醒来的肖国清还是那斩钉截铁的三个字,敌人威胁她“再不说出游击队在什么地方,就活埋了你”,她看了一眼脚下已挖好的深坑,毫不畏惧,高唱着国际歌,纵身跳了下去,牺牲时年仅16岁。但大别山区的革命群众并没有被敌人的白色恐怖吓倒,他们继承先烈遗志,前仆后继,革命烈火继续熊熊燃烧,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,箭厂河乡共有5000余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,真正是“家家有烈士,户户有红军”。伴着低回悲壮的音乐,听着解说员满怀深情的讲述“红田”这段历史,我多次泪湿眼眶,悲愤难平,瞻仰纪念碑,给烈士鞠躬默哀,献上自己做的白花,聊表后辈对他们无限的崇敬和怀念。虽然我们都没有经历过段岁月,甚至也无法真正体会“白色恐怖、腥风血雨,艰苦卓绝”意味着什么,但我坚定地认为他们就是民族英雄,是真正的中国脊梁。
最后一天的学习活动是重走志仁小道,体验红军路。一大早,我就庄重地穿上红军服,带上八角帽,顿时一种神圣的仪式感让我心潮澎湃,我觉得应该带着先烈看看祖国富饶美丽的山河,幸福自信的人民,告诉他们当年为之奋斗的理想已经实现,他们也应该可以笑慰九泉了。沿着先辈的足迹,走在崎岖不平的小道上,感受他们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和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。不知为什么,那天的天气格外晴好,天高云淡,碧空如洗,正如我经受过洗礼的灵魂,拨云见日,晶莹透亮。请先烈们放心,我们一定会继承他们的遗志,努力践行大别山精神,牢记使命,勇于担当,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,踏实工作,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,汇聚成伟大祖国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。
离开大别山有些日子了,我的心绪始终难以平复,它是革命的圣地,英雄的故乡,那里的一山一石、一草一木都留有英雄的足迹,它是没有围墙的纪念馆,是我心中永远的精神家园,它更是高高耸立的一座丰碑、永远飘扬的一面旗帜,无时无刻不在鞭策激励着我,带给我无穷无尽的勇气和力量,给我指路,伴我前行......(作业区第二党支部 段清友)